华为胡厚崑:中国算力网络标准需统一,硬件、应用接口、数据共享应相互兼容
480 2022-09-26
在小说《流浪地球》中,天体物理学家发现太阳正在急速老化,在未来的400年内它将死去。在死去前发生氦闪,强大的射线将摧毁地球表面的一切。跟着太阳将快速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吞没地球的残渣。为拯救人类,世界各国迅速团结起来,组成联合政府,倾其所有在地球表面安装了一万台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改造成一艘巨大的飞船,开向4.2光年之外的半人马座比邻星。整个过程计划将持续2500年,耗费100代人的时间。
为什么不建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而是要带着地球一块走呢?首先,凭借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建造出来的最大的宇宙飞船也只有上海市那么大。地球有70亿人,还有完事的生态系统,显然像上海市那么大的飞船是无法容纳这么多的人的。另外,在耗时2500年的航行中,光靠飞船本身的生态系统是维持不了这么长时间的。其次,比邻星宜居带上并没有行星,即便宇宙飞船到了那里也没有地方降落,去了等于白去。而目前人类探测到的、距离太阳系最近的宜居带上拥有岩石行星的星系也有80光年之遥,宇宙飞船飞到那里需要120万年,这显然不靠谱。最后,地球拥有完善的生态系统,人类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只有将它改造成一艘巨大的飞船带着它一起走才能长时间的让人类生存下去,所以,将地球改造成飞船,带着它移民才是最好的选择。
电影《流浪地球》所讲述的故事在原著小说中只占到了两页纸,非常小的一个片段。在原著中,整个“流浪地球”计划共分为五个部分。这在电影的末尾有介绍,这里就不剧透了。欢迎大家走进电影院,支持我们中国人的首部可比肩好莱坞的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