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胡厚崑:中国算力网络标准需统一,硬件、应用接口、数据共享应相互兼容
480 2022-09-26
文|邬斯大人 阅读用时3分钟
30年前,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那的确算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了。
美国控制伊朗,主要还是想通过控制伊朗的政治进一步控制中东的石油,巩固自己的石油美元体系,同时也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主导整个中东。
198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也刚刚十年,美伊关系也由原来巴列维王朝时期的盟友已经转化为敌人。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伊朗国内的亲美势力被迫下台,代表宗教势力和平民力量的宗教领袖霍梅尼上台,整个国家也由原来的封建王朝转变为具有一定民主性质的伊斯兰共和国,伊朗开始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美伊关系也开始交恶。
1980年,在美国背后的策动下,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发动了对伊朗的军事进攻,也就是世人所知的两伊战争,整个战争前后持续近8年,最后只是两败俱伤,损失惨重,谁也没有赢得战争的胜利,反倒是作壁上观的美国成为最大赢家。
1988年,美伊在一次军事冲突中,美国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几乎摧毁整个伊朗海军,由此可见美国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所以即使伊朗是个中东强国,但因为美伊战争海军必然遭受重创甚至毁灭也是伊朗预料之中的事情。
伊朗海空军本身就很薄弱,相比于美军更是不值一提,陆军才是伊朗的王牌武器,一旦发生海战、空战伊朗必败无疑,但若是陆战,伊朗还是有些资本,不过美国不会随意发动对伊朗的地面作战。
至于说,美国为何不在当时消灭伊朗,其实主要是有两层考量,即值不值得打和有没有轻松获胜的把握。
中东比较厉害的国家可不止伊朗一个,伊拉克、以色列、沙特在当时的中东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在当时已经倒向了美国。所以控制这些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控制了中东,因此也就实现了美国掌控中东的战略目的,更能继续维持石油美元体系,毕竟当时的伊朗还没有强大到主导整个中东,因此它的战略价值并没有像今天一样那么大。
其次,美苏依旧在争霸,苏联虽然摇摇欲坠,但还并未正式解体,伊朗的地缘位置对于苏联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当时苏、伊关系并不是很亲密,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点两国还是可以想到的,所以一旦美国大举出兵攻打伊朗,苏联也绝不会坐视不管。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国都是直接出兵,大规模干预,但最终都是以惨败收场,强大的美国也因这些战争的失败而颜面扫地。尤其是越战,前后打了20年,美国因为越战遭受巨大损失,那种创伤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更别提80年代90年代。当时美国整个社会都处在越战失败的阴影中,所以美国自越战后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反而更多是依靠军事盟友或者扶持代理人战争。
相比于大规模对外出兵,美国间接参与战争无疑是最佳方式。无论胜败,美国都不会有重大损失。所以当时的美国不可能直接出兵攻打伊朗,它会将精力更多用在伊朗敌国对于伊朗的战略牵制上,真要打仗,也是美国出钱出武器,让以色列、伊拉克、沙特这些国家去挑衅伊朗。
其次,美国即使要攻打伊朗,也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伊朗在80年代,整个国家人口就达到了5000万,是中东第一人口大国,就其综合实力,也算是当时中东比较强大的国家,并非是纸老虎,所以美国自身也得掂量掂量。
最后,80年代,美国经济也出了状况,经济好转是在克林顿上台后,所以国内较为糟糕的经济状况不允许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美苏争霸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苏联解体在即,美国没有心思对伊动武。同时,美国还在谋划发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要战争,策划东欧颜色革命,相比较这些,收拾敌对的伊朗很明显就没有那么紧迫和必要了。
总之,多事之秋,美国有比伊朗更重要的事情处理,这些事情都使得美国没有多余的精力、资源和能力发动对伊战争,因此美国也就不会浪费时间去出兵消灭伊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