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什么(武汉的哪些产业有发展前景)

2022-09-26 00:24

武汉有哪些产业有前景,无外乎涉及到就业这一块,我们来看一看武汉的产业分布:

大武汉之大,不仅在于8494平方公里之广阔地域,也不限于上千万人口之多,更在于九州通衢商潮迭起,经济方面在中部地区“一骑红尘”,各项千亿产业齐头并进、遍地开花。武汉跨入亿元“俱乐部”后,经济总量持续上行,排名全国第八,中部第一。


武汉山水形胜、人才荟萃,聚焦“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武汉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产业支柱协同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


政府提出“未来武汉形成“大”字型发展格局”,着力发展六大千亿产业集群。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新引擎--长江新城,使其与主城区错位互补,形成“双核驱动”模式,东西方向以汉江-东西山系为串联,带动黄陂临空港航空运输等千亿新兴产业集群和大光谷高科技园区;西南联系经开大车都汽车及零部件等千亿产业并辐射江汉平原;南部布局鄂州临空港,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


具体来说有哪些产业呢?我们来看一下!

上溯至上世纪80年代,受益于国家一批工业重点项目的落户,武汉地区生产总值一度为全国第四。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武钢身居武汉纳税第一强,有句形象的比喻:“武钢一咳嗽,武汉就感冒。”2012年数据显示,武汉国税收入中的武钢比重,已从原来的20%下降到5%左右。   

武汉至今仍是一座工业城市,但没有长生不老的产业。   

2011年到2015年,武汉工业产值仍持续领先中西部,以东风、武钢为代表的国企为城市的经济支柱之一。   

而在新兴产业领域,光电子和生物医药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也正在一手抓300万辆整车产能的同时,一手抓紧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未来产业从“0到1”,颠覆式的产业进步则可能蕴藏在虚拟现实、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中。   

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指向产业,一代一代接续发展。

一起看看武汉各个区域有什么产业

江汉区:汉口码头改造、金融十字街升级

“十三五”期间,汉口码头沿线将进入革命性的改造,汉正街将竖起一栋栋摩天大楼,未来的汉口码头沿线,每一栋大楼可能就是一条传统汉正街的产值。

同时建设大道与新华路交汇处的金融十字街则扮演着领军者的角色。这里,仅仅7平方公里,汇聚了各类金融机构300余家,落户了全市60%的金融机构,其金融网点密集程度令人咋舌。预计到2019年,江汉区金融业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该区金融机构将达到800家,真正成为金融之城。


硚口区 环同济健康城

武汉市硚口区政府出台《硚口区健康服务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设“环同济健康城”。规划中的“环同济健康城”将以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为核心,东至青年路、南至中山大道、西至宝丰路、北至建设大道的区域范围内,探索建立健康服务业体系。

“环同济健康城”将规划建立包括高端医疗中心、医技研发中心、健康金融中心、特色服务中心等四大功能中心。硚口区居民不仅可在家门口完成各项临床检验,医疗成本还至少降低了10%。下一步,该区将建设第三方影像中心,未来硚口居民不用跑大医院,也可以完成各项影像检验。


洪山区 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将建成桥头堡

依托武汉火车站,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将建成中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十三五”期间,武汉将与陆、海新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陕西、福建快速相连,5小时可达,杨春湖高铁商务区将全面发力“高铁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杨春湖高铁商务区作为武汉面向全世界的窗口,会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将涌向这里。以武广高铁为例,有专家预测,将带动1000亿产业转移;每年拉动沿线城市GDP增长3-5个百分点;影响1亿人口出行,客流量的诱发率平均为25%左右。


汉阳区 多功能分区百花齐放

琴台文化中心升级:武汉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强琴台文化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琴台、龟北片区功能,争取让武汉图书馆、博物馆、杂技厅都进入该片区;形成世界顶级的文化聚集区,在月湖——南岸嘴沿线整体做成世界著名的文化区,打造“琴台文化中心升级版”。

国博会展商务区:5年内将承办25个以上国际性大会或活动,每年举办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20-25个培育引进10个以上国家级、国际性会展平台,到2020年,会展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以上。

路桥设计建设总部集聚区:(紧邻国际博览中心),打造国家级路桥设计建设之都,5年内吸引世界500强企业4-6家。

方岛生态文化区:(江城大道与芳草路之间)塑造以滨湖湿地为特色,兼具文化、休闲、旅游和居住功能的“生态之岛、创意之城、时尚之都”。

大归元文化商贸功能区:以归元寺为片区发展核心,在西大街历史街区、现代服务业片区,及现代商住片区中融入“楚风汉韵”,打造集老字号、图书城和商贸城为一体的归元民俗文化综合街!

南岸嘴国际文化中心:拥有独特两江四岸景观,月湖—南岸嘴沿线整体,将打造成世界著名国际文化聚集区。

升级汉阳造文化创意园区:将成为中部地区广告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品牌的策源地!

王家湾现代商务区 :王家湾商圈,5年内将累计收入1800亿!将着力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入驻。

生命健康功能区:打造龙阳湖健康谷,力争5年内,生命健康板块收入突破1000亿元,引进医药总部企业2-3家。


蔡甸区 中法生态城

按照官方规划,中法生态新城将用低碳生态和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建造城市可持续发展典范。意思就是在保持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相关产业,打造中法生态科技谷、高科技制造园、高端服务业聚集带:包含研发设计、健康医疗、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产业。


青山区 海绵城市示范区

规划:以青山地区为主体,重点发展钢铁制造、石油化工、环保三大产业,并跨江与新洲阳逻联手,深度拓展发电、水泥和环保产业。


东西湖区 打造临空先行区

发展愿景:临空经济先行区、长江中游高端产业集聚区、武汉滨水生态幸福新城区。

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特有的江河湖泊资源优势和自然地理地貌特征,按照“北联空港、东接汉口、西拓孝襄”的总体发展思路。在三个临空发展区的基础上,形成航空企业总部区、走马岭保税物流园、横店临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


东湖高新区 创新驱动高速奔跑

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五大千亿元板块,引领光谷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3%。其中,培育8年的生物产业首次跨过千亿元大关,筑牢湖北、武汉的生物产业之基。

如今,在新经济、新动能的助推下,集成电路和网络经济蓄势崛起。光谷五大支柱产业新添两翼,形成“5+2”格局。

回望“十二五”,光谷新增了2个300亿元企业,1个200亿元企业,5个百亿元企业。

去年全年,光谷共引进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99亿元项目5个,10-49亿元项目15个。此外,还引进了8家世界500强,世界知名公司研发机构12个。


汉南区 新建中国星谷、智慧生态城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涉及研发中心、数字出版、创业孵化平台、工业设计、金融投资等领域。

武汉西南将建中国星谷,开发区通航卫星新城规划出炉。武汉开发区通航产业园位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纱帽街,规划总面积23.61平方公里,包括卫星产业区、机场核心功能区、通航研发制造区、综合保税区、商务区、通航社区、航空运动休闲区等功能区域。园区机场一期工程项目预计明年开建。

预计到2020年,武汉开发区通航产业园初步建成集小型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飞机零部件制造、飞行培训、运营维修、展示交易、卫星设备制造、卫星应用企业总部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同时,激活航空会展、航空运动、航空旅游、航空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


武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2035年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产业发展是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的关键。

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应该树立起国家层面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成为引领全国制造业发展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中心。依托国家赋予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成国家物流中心,借力长江黄金水道和铁路枢纽的综合优势成为连接海上和陆上通道的链接点,成为面向全球的货物转运中心和内陆开放贸易中心,重塑“九省通衢”地位,提供国际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现代金融、现代商务、国际会展、国际旅游发展,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商务会展中心。同时,武汉市应承担国家科教基地的重任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球产业研发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体系构建

为形成适应国家中心城市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产业,构建“集群+平台+创新”的新型融合产业体系。

在集群产业选择上,综合考虑就业约束、土地资源约束、资源环境约束等,建立经济目标最大化的线性规划模型,主要满足2020年武汉市GDP总量超过18000亿元,工业产值超过3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000亿元,吸纳城镇就业人口544万,同时满足工业用地控制在232平方公里、单位GDP 能耗应控制在0.763吨标准煤/万元。最终选择了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能源环保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等制造业集群产业以及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等大健康产业集群、动漫、休闲产业等大娱乐产业集群、传媒、教育等大文化产业集群。

在平台产业选择上,围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节点选择四大平台经济。一是建立资本交易与流通配置平台;二是打造中部金融中心、以科技金融为重点的全国性专业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互联网金融中心;三是在打造货物转运与配送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保税与自由贸易中心、会展博览中心;四是打造信息数据处理中心、知识教育培训中心、技术研发中心。打造城市创客和厅客空间。

在创新产业选择上,结合武汉市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偏好选择建立武汉市产业体系,建立武汉市优势产业发展要素集,综合考虑地价因素、科研因素、产业集聚因素、交通因素、环境因素等,通过各种要素组合,确定武汉市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

最终构建“三大功能集成产业集群、四大平台经济、四大创新创意核心”的国家中心城市产业体系(图2)。

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产业体系构建


武汉市产业空间布局现状

武汉市及其周边区域产业空间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主城区、都市发展区和“1+8”城市圈。主城区主要以金融商务、商贸物流、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域的52.3%,但比例低于东京、台北、上海等世界级国家中心城市的65%-75%,辐射带动作用仍需加强;

都市发展区是武汉市内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也是新兴产业引入的主要落地区域,现状主导产业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食品烟草、钢铁及石油化工等,引入培育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产业等,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据了“1+8”城市圈总额的85%,用地比例远高于东京、台北、上海等世界及国家中心城市的40%-50%,用地效率不高。


从上面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以后武汉产业中:互联网、汽车、光电、新能源、金融、人工智能、物联网 是主要的产业方向,同时伴随的产业如展会、娱乐、货运、餐饮也是繁荣的第三产业,所以以后工作可以往这方面靠哟!

你怎么看?欢迎关注:武汉公社!并留言!

上一篇:珠海长隆门票多少钱一张(2020珠海长隆价目表)
下一篇:东京奥运会门票预订(东京奥运会肯定有张机票,是留给李盈莹的吗)
图文资讯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