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胡厚崑:中国算力网络标准需统一,硬件、应用接口、数据共享应相互兼容
480 2022-09-26
我拿这张照片举个例子。
对上海名胜风景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能看出这就是豫园,看照片中人物装束,可以判断拍摄时间应该在民国初年,至于作者,这是一张美国公司发行的明信片,那么大致可以判断作者为旅华外国摄影师。
只是,明信片的图片说明,却说这就是那个在中国几乎无人听说而在欧美却家喻户晓的“东方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并未注明豫园,甚至连上海二字都没有。
经过考证,大致理清了头绪。
故事大意是一位少女爱上父亲的会计,却被强迫嫁给不爱的公爵。她与情人在婚礼前夕私奔,带着公爵送的首饰,跨过一道曲桥,乘着公爵来迎的游艇,逃到一座小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几年後,他们被公爵找到,眼看就要殒命,老天爷大发慈悲,将他们化作两只鸽子,永不分离。
其实,这是英国瓷艺师Thomas Minton在1790年代虚构的中国民间故事,欧美人耳熟能详,在中国却罕有所闻。
至于这张照片上的豫园湖心亭,与此有何关系?原来,中国向欧美出口青花瓷器,常用这个故事的场景作为装饰图案,而少女与情人经过的曲桥,更是必不可少的构图元素,以致当外国人见到亭前的九曲桥,莫不想起“东方爱情故事”,于是以讹传讹,将豫园当作悲剧的遗迹。
最後,我写了一篇《虚构的柳如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