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胡厚崑:中国算力网络标准需统一,硬件、应用接口、数据共享应相互兼容
480 2022-09-26
①“秋雨打着人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雨云,在低空缓缓移动。秋深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已经光秃秃的,老榆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树皮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服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评析:环境描写独具特色。写自然环境,表达作者主观感受:深秋的萧瑟、凄冷,渲染了一个令人抑郁不快的氛围。
②“像筛子筛过一般的细雨不停地下着,寒冷的雨点浸透了衣服。雨水冲坏了人们的劳动成果,泥浆像稠粥一样从路基上淌下来。”
“衣服都淋透了,又重又冷。但是,他们每天一直干到很晚才收工。”
评析:与筑路关系甚为密切的秋雨、泥泞,营造了一个恶劣的劳动环境,反衬出筑路者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惟一残留的东西就是四间房子里的水泥地面。每夜,那400个人就穿着给雨淋透了的和沾满了泥浆的衣服,躺在这快地上树胶。大家都使劲地咒骂着这坏天气和泥泞。他们在铺着薄薄一曾麦秸的水泥地上紧紧地挤着,竭力想用体温来互相取暖。衣服冒热气了,但是它从来也没焐干过。水渗过遮者窗子的麻袋,流到地上。雨点像敲鼓似的打着屋顶上残存的铁皮,冷风不断地从破门外面吹进来。”
评析:这段描写了筑路者恶劣的生活条件,反映出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期的艰辛;尖锐复杂的阶段斗争显示了时代环境的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