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胡厚崑:中国算力网络标准需统一,硬件、应用接口、数据共享应相互兼容
480 2022-09-26
欢迎点击关注@ 朱古力的童书花园
专业童书编辑,带着3岁女儿读了上千本童书,和女儿的三大爱好:读好书+去自然+养花草,欢迎关注,一起快乐成长~
《大卫,不可以》这套书童书经典,在创作特点上,非常有代表性:
1. 大人未必觉得好看,因为故事情节简单,或者说几乎没有故事情节。
2. 画面夸张,画面看似简单
我们可以选另一套经典童书对比,大家就能有更具体的认知了。
比如《鼹鼠的故事》,从情节上看,每一个故事都有完整的情节,(做裤子、找甘菊、去动物园,等等);从画面上来,《鼹鼠的故事》画面细节丰富,就像动画片的截屏。
而《大卫,不可以》则完全不是,全书不超过150字,应该如何给孩子讲呢?
家长预习+正式阅读+拓展阅读
第一部分:家长预习
《大卫,不可以》这个系列作品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每本书前作者的话,这些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介绍,帮助我们了解,这套书是作者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更是对妈妈、老师等人的感激之作。
我们通过故事的进展,最后可以自然而然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
虽然大卫很调皮,但他一直是一个被大家爱护着的孩子。
第二部分:正式开始阅读
step1: 告诉孩子书名和作者,这里需强调下要告诉孩子作者的名字,因为同作者的其他作品的阅读,给孩子最直观的艺术风格的体验。
step2: 阅读前的热身:包括封面介绍,介绍书里的主人公,话题讨论。
《大卫,不可以》《大卫惹麻烦》《大卫,去上学》这些书名本身就具有话题性,可以先和孩子交流,“妈妈/爸爸,平时是不是也经常说,**不可以?” “**平时平时有没有惹麻烦呢?”
如果孩子不愿意在阅读前讨论这些问题,可以放到阅读后继续讨论。
step3:绘本精读
《大卫,不可以》的作者大卫︎香农本身的绘画艺术功力非常深厚,这一点从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鸭子骑车记》就能看出,他能把各种动物的表情、场景画的非常逼真,但在《大卫,不可以》的作品中,他用了夸张,简单的风格,正式这样的风格,看似没有情节,却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提示、讨论、前后对比的方法,引导孩子发现作者的心思。
操场上的场景:书上说:“大卫,已经开始上课了。”
空荡荡的操场,大卫还在玩球,其他同学又去哪里了呢?
教室里的场景:大卫说:“我的作业被小狗吃掉了!”
看看邻桌女孩的表情,旁边男孩的表情,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等读完故事,我们知道前面穿裙子的女士就是大卫的老师,虽然全书里老师并没有正面出现,但这条裙子和最后一页经典的摸摸头的场景,还是让人觉得温馨。
拓展阅读 之 认知作者
每个作者的风格都不一样,大卫︎香农的另外一部作品《鸭子骑车记》,是我觉得阅读启蒙必读书目,画的逼真,动物主题,孩子爱看,情节易懂,又有鼓励孩子努力练习,大胆创新的意义。
这里是可以让孩子联系在一起去看绘本,更直观地了解,同一位作者的不同作品,也可以具有完全不一样的风格。
拓展阅读 之 融入日常生活
这种游戏的好处很多,一来提高绘本出现频率,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另外,久而久之,锻炼孩子的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大卫,不可以》这本书,我和女儿就会玩“不可以”游戏,玩法就是我们每人都要说一句 “干**,不可以”,但内容不能重复,“不吃蔬菜,不可以”,“不洗澡,不可以”,“不洗手,不可以”,“不睡觉,不可以”,“不走人行横道,不可以”,“不说“对不起”,不可以”……
不妨试试,你们一共可以找出多少个不可以呢?
欢迎点击关注@ 朱古力的童书花园专业童书编辑,带着3岁女儿读了上千本童书,和女儿的三大爱好:读好书+去自然+养花草,欢迎关注,一起快乐成长~
美好的童书,让我们的爱更柔软;让我们的心更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