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胡厚崑:中国算力网络标准需统一,硬件、应用接口、数据共享应相互兼容
480 2022-09-26
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寻找落地应用场景成为核心要义,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行业经营模式及业务流程产生实质性融合,智能经济时代的全新产业版图初步显现,预计2019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570亿元,目前,安防和金融领域市场份额最大,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具有爆发潜力。
2018年,人工智能相关公司总数达到2167家。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院调研数据,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多集中在应用层,技术层和基础层企业占比相对较小。
从技术类型分布来看,设计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人技术的公司较多,整体分布相对平均,具体分布见下图所示:
根据基础建设和价值空间两大维度对人工智能赋能的十大实体经济进行分析。总体而言,金融、营销、安防、客服等场景在IT基础设施、数据质量、对新技术的接受周期等AI发展基础条件方面表现较优,而在当下市场规模、行业发展增速、解决方案落地效果和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安防、金融、教育、客服等场景将产生较高的商业化渗透和对传统产业提升程度。具体对于各项指标的成熟度评估如下图所示:
目前人工智能在应用场景上,最多的属于安防和金融,安防由于受到政策影响较大,而金融完全是由于良好的落地环境,目前在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等各方面业务上进入实际应用。
在传统金融产业中,业务在处理数据方面比较依赖专家经验,系统应用的算法对人工数据标注有较高要求,比较适宜AI算法模型训练和应用。而目前,据某股份制银行实际应用情况,AI风控系统可以在1万笔交易中,仅拦截80-120笔就能达到整体80%欺诈拦截的准确率,而传统应用则需要拦截上千笔交易才能达到,大幅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银行业务的执行效率。
目前人工智能在各个实体经济领域进行产业赋能升级,以辅助原有产业,节约人力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为主。在今后也会随着数字信息化的推进,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出现。